廣告主在信息流廣告投放廣告后,怎么在后臺優化自己的廣告呢?優化師每日的工作、早上上班打開后臺,下載數據、進行分析、分析2個小時左右,然后下午準備上素材,過審,等待命運的審判。
1、了解流量分發機制
優化師可以將投放的媒體當成“朋友”來看,你認識一個朋友一段時間后,肯定會發現TA的一些喜好、缺點。
以微信MP為例:
為什么新計劃第二天上容易起量?
朋友圈廣告機制是1天2次廣告推送,其中流量高峰期是在早上7-9點,中午12-14點,新計劃會進入新廣告池子里,里面的流量是有限的。
計劃審核是不定時的審核,如果過了流量高峰期,計劃投放數據相對緩慢,得不到有效的數據支持,第二天系統會認為你這個計劃是用戶不喜歡的,減少你廣告的推送。
在新廣告池里應該怎么樣做?
可以認為這個階段新計劃是個嗷嗷待哺的小baby,現在誰都沒有“質量分”這個技能,此時只能靠出價爭取曝光流量的分發,先高后低原則,等到計劃的“廣告診斷“有評分參數時候,這個時候就進入常規廣告池了。
進入”老廣告池“應該怎么做
保持出價暫時不變,盡量用控制“時間段、預算”來控制計劃的流量,等24小時后在逐漸的調整,出價調整每次升降幅度5-10%。
節假日流量特別慫
節假日朋友圈必定是各位礦主的兵家必爭之地,每個月騰訊社交廣告都會推送下個月的營銷熱點,我們可以參考,提前做好計劃的養護、更新,盡量把計劃數據積累好,這樣受的影響相對有限(除了618、雙11這種重大節假日)。
2、根據用戶轉化制定優化策略
以頁面注冊為例:曝光-點擊-H5頁面瀏覽-按鈕點擊-提交成功-人群篩選用戶每經過一個步驟都會流失一部分,最終能成為我們的用戶(乃至高質量用戶)應該也沒幾個了。
優化師能把控到的步驟在注冊這一環節,后續的付費行為其實跟app的內容跟功能相關性更強。
那我們有什么辦法去優化這個轉化漏斗,讓來之不易的流量更多的變成我們的注冊用戶,其實可以用到一個辦法“四象限法則”。
高成本高注冊:這種計劃一般我們觀察24小時左右,如果成本過高馬上暫停,但不要就此不理會它,可以將這種計劃收集,及時進行復盤,找出是因為那些賣點容易打動客戶,進行賣點重組。
高成本低注冊 :這種計劃會直接暫停,一方面容易拉高賬戶的歷史轉化數據水平,其次,也是在浪費錢。
低成本高注冊 :優化師最想測試到的計劃之一,一般優化師都會進行放量操作,但怎么放?
此時建議:不要一下子放量過猛,導致擾亂系統模型,如我今天增加10%的預算,明天增加20%這種正反饋機制系統會認為這條計劃的質量不錯,進行流量分發。
低成本低注冊 :成本好,但沒量,這種計劃也普通存在,那我們應該怎么樣把這個計劃量級做起來呢?
1、按照第一天10%、第二天20%保持預算呈階梯式增加。
2、復制相同的計劃,定向修改成跑量定向進行測試“四象限法則”利用終端數據反推至前端,這樣的優化思路會更具有說服力。
3、了解影響創意點擊率的三個要素
2)創意層級(以頭條貸款為例):受眾看到廣告的流程是:廣告圖片+文案(點擊率)-進入H5(轉化率)-下載-安裝-激活-注冊-貸款金額。
以9月頭條大盤行業數據為參考:安卓的cpc: 2.55,CTR:1.4%,ios的cpc:3.55,ctr: 0.86%如果我們的創意ctr低于大盤水平,這個時候可能很多優化師都會進行創意更換,但不知道有沒有人意思到:我們可能沒找對人呢(定向設置)。
3)落地頁層級:做好與創意相關性的承接
三段式布局:利用三屏說出“你是誰、你可以給用戶提供什么,為什么選擇你/臨門一腳”
以家裝為例:首屏主要以大圖為主,盡量設置2個表單填寫,肯定也有同學會這么干,倆個表單設置的一模一樣,如果是你,你剛看到一個東西你會那么快信任它嘛?第一個表單盡量讓客戶填寫流程方便,哪怕只填寫一個手機號碼也可以。
4)有效的引導:按鈕顏色要適配整個版面,文案用“立即、馬上、試一試”等等一系列行動詞,促使用戶立即行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