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山引擎在“東數西算”中的核心角色與價值
一、“東數西算”戰略的背景與目標
“東數西算”是國家推動算力資源跨區域優化配置的重大工程,旨在通過將東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導至西部,解決東部能源緊張與西部資源利用率低的矛盾。該戰略通過構建“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”,實現數據要素的高效流通與綠色可持續發展。
二、火山引擎的核心能力與戰略優勢
1. 云計算與分布式架構能力
火山引擎依托字節跳動海量數據處理經驗,提供彈性計算、容器化部署和全球分布式節點支持,能夠快速響應跨區域算力調度需求。
2. 智能調度與邊緣計算技術
基于AI的智能調度系統可實現任務動態分配,結合邊緣計算節點降低網絡延遲,有效解決西部數據中心遠距離傳輸的時延問題。
3. 綠色數據中心解決方案
采用液冷技術、余熱回收系統和100%可再生能源供電方案,PUE值最低可達1.08,契合西部清潔能源利用的規劃方向。
三、火山引擎在“東數西算”中的多維角色
1. 算力網絡基礎建設者
- 在貴州、內蒙古等樞紐節點建設超大規模數據中心
- 部署自主研發的DPU智能網卡提升網絡吞吐量
- 構建東西部雙向10ms時延圈網絡架構
2. 產業數字化轉型賦能者
通過火山引擎AI中臺與數據智能平臺,幫助制造、物流等傳統企業實現:
- 生產數據的西部存儲與東部實時分析
- 跨區域多中心災備解決方案
- 基于聯邦學習的隱私計算應用
3. 生態協同創新推動者
牽頭成立“數字絲綢之路技術聯盟”,聯合芯片廠商、科研機構等200+合作伙伴:
- 研發面向西部環境的服務器定制方案
- 建立算力資源交易平臺試點
- 培育本地化技術運維人才
4. 綠色算力標準制定者
參與制定《數據中心碳排放評價規范》等5項國家標準,通過:
- 碳足跡追蹤系統實現全生命周期管理
- 電力交易市場化機制消納西部風光電
- 算力-電力協同調度模型降低碳排放
四、典型案例與實施成效
1. 長三角AI訓練集群項目
通過滬-甘雙中心架構,將80%的非實時訓練任務遷移至慶陽,算力成本下降35%,年節省用電2.1億度。
2. 粵港澳大灣區金融云
采用"深圳計算+貴陽存儲"模式,實現兩地數據同步延遲<5ms,合規性審計效率提升60%。
總結
火山引擎作為“東數西算”的核心參與者,通過技術、生態、模式三重創新,不僅解決了算力供需的結構性矛盾,更開創了數字基礎設施的新型建設范式。其價值體現在:構建跨域算力調度系統降低社會總成本,推動西部數字產業升級,促進雙碳目標實現。隨著30+核心節點在2025年全面投產,火山引擎將持續輸出"云智一體"能力,助力國家算力網絡達到全球領先水平。